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bttxt.net

第130节(2 / 3)

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官员本身的富裕,其实是和朝廷的富裕对立的:

官员本身贪污的多了,自己荷包饱了,但是底层百姓就穷了;反过来也一样。

怎么样维持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就是每个帝王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武则天“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

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

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

其中典型的,当然还是一代明相狄仁杰了,哪怕他一心向李唐,也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了。】

狄仁杰听到这里,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女帝。

她这一次非常沉默,哪怕是刚刚说到来俊臣的时候,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放任太平公主用近乎侮辱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在此之前都是武周朝炙手可热的酷吏。

仿佛她什么都没听到似的。

而且皇帝过于高高在上,哪怕是狄仁杰站的如此靠前,也看不到毓冕之下女皇的表情如何。

但是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自己的视线,女皇的视线向自己的方向投射过来。

“天幕说的对,怀英是我大周的中流砥柱啊。”武则天悠悠的道,“朕相信任何人谋反,怀英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狄仁杰心中闪过一丝惭愧。

倒不是因为武则天的这句话,而是天幕所说,他乃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

而他呢?虽然确实是为武周做事,可是他也一心向着李唐,时时刻刻想要恢复李唐神器。

对这位女皇陛下,他算是辜负良多。

“臣……惶恐。”

说着,便是一个大礼。

武则天给了太平公主一个眼神。

太平公主也没有辜负自己母后的厚望,连忙下来扶住了狄仁杰。

“狄公这是做什么,突然行此大礼。”

狄仁杰看着太平公主的脸,又看了看太子殿下,长叹了口气。

看来,这位是比太子强多了啊……

【除此之外,武则天也学习了李世民善于纳谏的特点。

在李治让武则天开始参与政事之后没多久,武则天便献上建言十二事,

这是武则天想到的富国强民的十二条政策,该政策为普通百姓和中下级官员着想,为他们争得利益,赢得了绝大多数百姓和官员的拥护。

其中有“广言路”、“杜谗口”,所以在垂拱二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百姓上书言事。

武则天虽然搞过酷吏政治不假,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

别看酷吏政治的时候,人们每天都人心惶惶的,但是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你看骆宾王怎么骂武则天,后者还要感慨一句,人才流逝是宰相的过错就知道了。

所以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建言十二事中还建议“劝农桑,薄赋役”,所以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的。

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

而且在农业这方面,武则天是很注重科技的,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

所以在其统治期间,社会相对安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也就是李显逼迫武则天退位的那一年的615万户。】

李显:!!!

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现在的他甚至还没有回到宫中,还是他的庐陵王,天幕上说他是日后的皇帝,那也就是说,现在他那个当太子的弟弟还是要让位给他。

但是很快李显又反应过来,天幕说陛下是被逼退位的,也就是说……

李显往后退了两步,两股战战,几乎不知道要怎么办好了。

陛下虽然是他的亲生母亲,但是心狠手辣,为了争夺帝位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现在她如果提前知道了自己日后会逼她退位……

会怎么做?

李显不敢想,他现在只想要收拾包裹带着妻儿跑路!

只是……

这普天之下,他能跑到的地方,难道他的母亲就找不到了吗?

更何况,虽然他现在还是庐陵王,可是他身边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自己母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